经常遇到退休人员在相互比较养老金和工龄,听他们的言语似乎工龄非常重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退休工龄与养老金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退休工龄的由来。
退休工龄由来已久。早在1951年,国家就出台了《劳动保险条例》。在《劳动保险条例》中就明确了退职养老的制度。在《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中也专门明确了“工龄”一章。
当时的工龄,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退职养老条件与这两个工龄有关。但是养老待遇的高低,却主要跟本企业工龄相关。
《劳动保险条例》本身参加的范围是100人以上的企业,并不包含机关事业单位。1957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统一了机关事业和企业职工的待遇。并明确定义了“连续工龄”这一定义,计算是参照本企业工龄。
连续工龄5~10年以上的,领取本人退休前基本工资50%的退休费。连续工龄10~15年的领取60%,15年以上的领取70%。在以前的老制度中时点很关键,有时候相差一个月的时间就会变化10%的退休费。所以,也有说法是退休费5~10年一档。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开始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此之前,只有全民所有制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工人、干部才能享受到退休待遇。1991年,我国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私营、外资企业职工以及城镇个体工商户等群体,通过参保缴费都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了。
由于我们实施了就业市场化,企业职工随时有可能转换单位或者失业下岗。养老保险缴费很明显,就不能实施连续缴费的模式了。虽然2005年以前,我们依然实施了养老保险缴费中断使用的社平工资向前推的规定,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规定了。
目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是《社会保险法》规定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
养老金计算的规定,是依据2005年国发38号文件明确的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办法。
基础养老金跟缴费年限、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其中缴费年限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国有企业固定工人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依据职工档案可以认定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视同缴费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用政府承担,个人无需缴费。所以,视同缴费也不是无人缴费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是1992~1997年各地陆续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后积累的额度。
实施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一般是根据当地规定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来计算养老金高低。各地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并不相同。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每一年的缴费年限,乃至于每一个月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都能够提升养老金待遇。实际上按照现在的缴费基数,在社平工资6000元左右的情况下,多缴费一个月的养老保险养老金都能提升6~8元。未来社会平均工资高,相应的养老金更高。其实我们的养老金就是每一个月缴纳的养老保险产生的养老金积累而来的。
总体而言,现在“工龄”这个概念已经改称之为“缴费年限”了。如果只是工作,但单位欠费或者没有缴费,一样不会计算养老金。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缴费年限是决定养老金高低的一项重要因素。但是影响养老金的其他因素还有缴费基数、退休年龄、社平工资等等。相对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更科学、更容易让大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