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社保每退休一年个人账户上就少一部分吗?你这个理解基本上是正确的,不过不限于灵活就业人员,其他城镇职工,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后都是如此。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凡是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包括城镇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其实缴纳养老保险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资金来源不一样。作为单位职工在24%的缴费比例中,单位缴费部分占了16%,职工个人只缴纳8%的费用,单位缴费部分是计入了统筹账户,个人缴费部分是计入了个人账户,单位缴费部分正好是个人缴费的一倍。
但灵活就业人员需要全额承担养老保险的缴纳费用,虽然总的缴费比例要比单位缴纳低4个百分点,但是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还是8%,这和单位职工是完全一样的,减少的部分是统筹资金,但统筹资金在养老金计算中基本上不起作用。
在养老金计算时,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指数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来作为计发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大家都知道,这是由当地人社部门、财政部门联合发布,也是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但主要还是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平均指数缴费工资部分,和自己平时的缴费就有关系了,比如60%缴费,缴费指数就是0.6,按照100%缴费,缴费指数就是1。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缴费指数,就是缴费指数工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平均指数缴费工资。
从基础养老金计算需要的数据和计算方法来看,基础养老金部分和个人账户是没有关系的,和单位缴费也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和自己缴费基数有关系。其开支渠道是由统筹资金来支付,统筹账户资金的多少,也和自己养老金的多少没有关系。但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基础养老金也有自己缴费的部分,而且占了自己缴费总额的三分之二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基础养老金要普遍高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原因。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是由个人账户总额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总额包括了个人缴费的本金,本金产生的资金记账利率两个部分;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是按照城市人均寿命71岁来计算的。比如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等。也就是将个人账户分成139分,每月发的都是一样的。比如第一年发了12个月,也就是发了12分,比如一份是1000元,那么个人账户第一年就减少12000元,但余下的部分仍然每年需要计算利息,只是余下的本金越来越少,产生的利息也会越来越少。
到了139个月领完之后,比如是60岁办理退休的,到了71岁个人账户的资金余额基本上就领完了,利息没有了,那么就只能由统筹基金继续来支付,也不能说个人账户的钱领完了,就只能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虽然只有139分,只是作为计算养老金的一个依据,实际领完了之后还健在的,这个钱还是要继续发,只是领的钱不是个人账户的钱了,是统筹基金的钱。相反如果只领取了120个月就死亡了的,那么余下19个月的个人账户的钱,就可以由家属来继承的,也就是一次性全部退给家属。
综上所述,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由于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个人账户总额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领取了一年肯定个人账户就要减少一部分,但余下的部分还是每年都要计算利息。相对应的计发月数领取完以后还健在的,才由统筹基金继续支付。不止灵活就业人员是这样计算的,城镇职工也是这样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