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全职炒股需要勇气,还有人说,全职炒股需要技术。
其实,全职炒股需要的最重要条件,是基础经济满足物质生活。
说白了,全职炒股一分钱不赚,你能很好地生活下去吗?
因为炒股是一个收入并不稳定的现金流,而生活是一个必须要开销的稳定现金流。
在全职炒股初期,把现金流稳定下来,是最最最最基础的条件,它能给你更多的时间成本,让你在股票市场沉淀,来提高你生存的概率。
而好的经济基础,尤其是投资的本金,其实也能帮助一个人在全职炒股的路上走更远。
100万本金全职炒股的,远比10万本金全职炒股的要容易,而1万本金全职炒股的,都很难应对生活压力。
所以,在开始全职炒股之前,得先掂量一下,有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去做这件事。
现在已经不是当初,林园拿8000块入市,徐翔拿3万块闯荡,赵老哥拿10万块潇洒的时代了。
对于一般人来说,至少准备好半年以上的现金流,并且不断预留出未来1-2年的现金流储备,才有可能全职炒股,靠能力去闯荡一番。
而本金基础,最好也能在20万以上,否则难度系数会大很多。
至于炒股技术,其实需要的是对市场入门级别的认知,其他的可以在全职的过程中不断去磨练。
从结果来看,保持自己跑赢市场平均,那是最低最低的底线。
如果一段时间实践下来,达不到这个标准,同时又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善或者好转的迹象,建议放弃。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以炒股为生,或者说,市场里终究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以投资为生。
这是事实,也是一个结果,不要去争辩,没有意义。
有一些职业,注定就是做不了,力所不能及,就该懂得放弃,无法强求。
股市永远只有少部分人赚钱,股市也没有学习班,否则人人都能成股神了。
即便很大一部分的收入来自于股票,但我从来不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全职炒股的人员。
身边好几位全职股民,严格意义上也都算不上全职,很多在炒股之前都财务自由了,只有我还在自由的路上不断前进。
在“全职”炒股之前,我很认真地考虑了这个问题,毕竟一旦走入这条道路,就意味着要放弃很多生存的技能。
说白了,全职炒股失败了,那这两年的经验积累,是很难转到其他行业其他领域里的,是一个开弓就没有回头箭的路。
作为一个十五年股龄的老股民,经历了两轮大的牛熊市,在转全职这件事上,依然犹豫了很久。
如果说有些工作是搭上时间,可能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炒股就和创业差不多,搭上时间可能还要亏钱。
而亏钱的结果,必然是对于家庭产生影响,毕竟开销就在那里,不管你是炒股还是干嘛,该花的钱一分不会少。
所以在做这件事之前,我尝试开始搭建现金流,确保在股市亏损的情况下,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不受到影响。
每年15-20万的基础开销,要从理财的利息、房子的租金里去收获,才能保证。
一套房,7500/月的房租收入,4000左右的理财收入,包括银行理财、存单、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保险等,资产量级就在100万左右。
我还有一份“工作”,算是投资顾问,给投资建议同时收取一些咨询费用,每年也有10-20万的收入,相对比较稳定。
在确认了这些基础收入,能保证我的基础生活开销后,才进入了股票市场。
那是2018年,也是非常具有挑战的一年,除了一月份,全年基本上都是一个熊市,而我是两月份过年后全职开干的。
那一年,指数开盘3314,收盘2493,累计跌幅近25%,所有板块几乎清一色下跌,没有幸存者,是2008年以后,单年的最大跌幅。
十年一轮回,果然没错。
熊市作为开端,真的是一场磨砺,也是告诉了所有想全职炒股的人,一定要有心里准备,这个市场不相信眼泪。
一年做下来,不仅颗粒无收,还是负收益,亏了近20万。
当时的心态其实真的挺崩溃的,压力特别大,而且不敢去和周围的人去说。
尽管总体的亏损率略低于市场,很多人都说我交出的答卷不错,但这对于一个专心只干一件事的股民来说,真的很难接受。
试想一下,一年内,负收益,如果还需要维持开销,从股市中拿钱出来,那日子还能过吗?
如果当时没有准备,没有建立现金流,就直接提款入市,那估计早已经“战死沙场”了。
什么炒股的战法技巧,都是后话,都是假设在市场行情配合下的,有技术就能炒股,那有多少技术能在熊市里活下来,还要从本金中抽水去维持现实生活。
所以,全职炒股的人,一定不是那些走投无路下做的选择,而是拥有充分准备后的打算。
不过,熊市过后会有牛市,2019-2021年,这三年算是翻了身,总体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情况都是非常不错的。
也就是熬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时间,等到了百花开放。
股市是有轮回的,或者说是周期,这也决定了职业股民不能按照每月去提取现金流来养活自己,有时候得按年来算,甚至几年。
但是,只要能掌握一定的投资规律,同时拥有一定基数的本金,全职炒股这件事,也不是说一定跑不通。
所以,如果条件成熟,其实是可以试一试的,前提一定是条件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