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20,40年间,货币通胀超1000倍。
也就是说,从货币发行量角度来看,80年代的万元户 = 2020年的千万大户。
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背后,印钞能力也在全球名列前茅。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超218万亿元,而这个数字在1980年,仅有0.184万亿,短短40年,增长1188倍。
所以,按照货币总数来看,1980年的万元户,到了2021年,至少得坐拥千万了。
改革开放这几十年,财富早已经经过数次重新分配,如今的千万户,早已不是当初的万元户了。
而大多数过来人,除了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以外,更多的是对于通货膨胀的重新认知,对于物价上涨,资产价格上涨,尤其是房价上涨的新认知。
货币超发是非常恐怖的,但货币超发背后的财富机遇,是我们应该去牢牢把握的。
我们要庆幸,现如今还没有出现彻底的阶级固化,还有很多行业享受着超发货币的红利,一旦出现经济滞胀,或者是通货紧缩,那么普通人翻身的机会,就更少了。
至于通货膨胀问题,不管你想与不想,都是要去面对的,至于货币通胀和物价通胀,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了。
货币印发是一把双刃剑,总有人把握住了机会“抢”到了钱,也一定有人的财富会被动稀释,找对方式很重要。
物价涨幅变化
我们先看看物价这40年的变化。
1980年,大米的价格大概在0.15元/斤,2020年,大米的价格在3元/斤,涨幅约20倍。
1980年,猪肉的价格大概在0.8元/斤,2020年,猪肉的价格在16元/斤,涨幅约20倍。
1980年,蔬菜的价格在0.03-0.05元/斤,2020年,蔬菜的价格在3-5元/斤,涨幅约100倍。
单从吃这方面来看,物价的总体涨幅并不是特别大,至少相比货币总量1000倍的增长来说,并不夸张。
所以,CPI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据,基本上是完全真实有效的。
如果按照人均货币持有量涨幅1000倍,物价平均涨幅在30-50倍来计算,总体的生活质量应该有了非常大幅度的提升。
这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居民人均的财富增长还是相对比较可观的。
物价总体的上涨,或者说生活成本的上涨,仍然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内。
所以,别去抱怨什么菜价贵了,总体来说,衣食住行的价格上涨,远低于货币的增发量。
大众阶级总体的生活水平,其实是上升的,吃不上饭饿肚子的情况,正越来越少。
从这个角度来讲,货币超发给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也是符合经济增长的。
工资收入变化
再看看工资收入的变化,总体的上涨幅度也是非常惊人的。
198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762元。
199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2140元。
200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9371元。
201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37147元。
202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97379元。
有些人可能会质疑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但如果你仔细想想,其实很合理,因为工资就是被平均的。
一个年收入三五百万的人,可以抵上百个年收入三万、五万的人。
是因为阶级的存在,导致了底层的人工资收入涨幅可能只有几十倍,而顶层的人,可能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
从总的数据来看,在这40年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累计增长了128倍,相比物价更高一些,但比起1000多倍的货币发行量,差距依然非常大。
所以,当你感觉靠工资买不起房子的时候,这个感觉一点问题都没有。
因为收入的增长,是用来匹配生活开支的,而不是用来匹配资产的。
资产的价格上涨,才是用来匹配货币的,这是底层逻辑。
而底层逻辑,才是导致很多万元户,却没有成为现在的千万户的原因。